
本屆農藥交流會秉承農藥工業協會辦會的一貫宗旨,在科技、發布國內外行業最新資訊、邀請國內外權威專家進行學術交流、展示骨干企業的優良產品等方面使人耳目一新。交流會自開辦以來一直被業內人士認為是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會議,此次大會又邀請到國內為數不多從事農藥研究的國家工程院李正名院士和張高勇院士。二位院士的到來印證了交流會在行業科技信息領域中的主導地位。

農藥銷售一直以來都是政府和企業關注的問題,長期以來農藥經銷商一直游離在農藥行業的邊緣,假冒偽劣產品不斷的流向市場,提倡"誠信經營"既是保護廣大農民利益,也是保護生產企業的根本權益。由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與中國農業生產資料流通協會共同發起的"全國農藥行業誠信十佳及百優"評選活動于2006年4月拉開了序幕,經過半年多的企業推薦、初評、社會公示、評選后評選出"2006年度全國農藥誠信經營十佳和百優"單位,頒獎儀式在本屆展會的開幕式上舉行。本次評選活動為樹立農藥經營誠信品牌,倡導誠信經營理念,改善農藥市場秩序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各省農藥協會(行辦)十分關注和支持本省農藥企業的發展,展示本省農藥企業的發展,組織本省企業與兄弟省企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已成為協會(行辦)的重要工作。本屆大會更是一個集企業展示、商貿洽談、科技交流等方面難得的機會,各省農藥協會(行辦)很早就著手開展工作,向組委會提出以省為單位組團進行集中展示的設想,從展位設計到團員的吃、住、行方面進行統一安排,使參展企業將主要精力放在商貿工作上。近期獲悉,經過大會組委會及中國農藥工業協會評選,江蘇省農藥協會、陜西省石化行業管理辦公室、北京市化學工業協會、廣東省農藥工業協會、四川省經貿委行辦五家單位榮獲"第六屆全國農藥交流會暨農化產品展覽會-大會最佳組織獎",周荃、陳光、黎代碧、黃榮珍、張鐵軍榮獲"大會最佳活動組織者獎"。

隨著我國農藥產品對外出口量日趨增大,了解國外市場、登記情況尤為重要,本屆大會首次將國外市場信息作為重點,以"國際論壇"的形式進行交流,組委會邀請了來自先正達、美國Helena、南美洲農化協會以及臺北市植物保護商業同業公會就國際采購標準、南美洲市場、中國農藥企業如何進入國際市場等企業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專門介紹,大會組委會為方便來自國內外的代表了解"論壇"的內容,專門印制了精美的中英文對照的會議資料,免費提供給參會代表,很好的促進國內外企業和客商相互了解和交流。本次"論壇"取得了較大成功,組委會將在此基礎上邀請更多國外權威機構和專家參加以后的"論壇"。

與其他展會不同的是,本屆展會除吸引了如揚農股份、揚農集團、蘇化集團、新安集團、紅太陽集團、常隆股份、華陽股份等一大批國內骨干企業的參展外,還有如深圳諾普信、青島海利爾、山東僑昌等以制劑產品為主的新銳企業參展。根據統計,全國農藥生產、銷售排名前100強的企業有90%前來參展,紛紛以特裝形式進行展示,充分展現中國農藥工業的整體實力,各企業董事長和總經理齊聚南京,這點在其他同類展會上是很難做到的。這也說明了企業領導對大會的認可和重視。

隨著2006年9月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的"中國名牌"頒獎儀式的舉行,中國農藥行業首次有10家企業3類產品獲得此項殊榮,更加可喜的是在隨后舉辦的本次展會上,十家擁有"中國名牌"稱號的企業(浙江新安化工、南通江山、江蘇克勝集團、江蘇常隆化工、紅太陽集團、江蘇長青農化、江蘇揚農化工集團、江蘇揚農化工股份、山東大成、山東華陽科技)都以特裝的形式集體亮相,大會組委會也以中國農藥工業協會的名義對榮獲"中國名牌"以及"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以巨型廣告牌的形式進行公示和宣傳,將獲獎企業和產品以企業商標和企業名稱放置"大紅榜"上,共同慶賀農藥行業這一盛大節日。

本次大會的組委會充分考慮到參加會議代表類別,為滿足從事科研、市場銷售、進出口貿易等代表都能獲得高質量的資料,據悉早在2006年3月就著手準備大會資料,按計劃分門別類征集國內外各方面專家的文章,逐個進行大量的校對、修改和翻譯工作。為國外來賓的準備了《中國農藥》英文版?汀妒讓弥袊r藥與服務國際論壇報告集》中英文對照刊;為方便加工企業和經銷商的采購準備了帶有產品索引的展會《會刊》;為企業銷售人員準備了《中國農藥經銷商大全》;為企業研發人員準備了《論文集》。除此之外還有《參會指南》《代表通訊錄》。從這些資料的準備工作中可以看出組委會是作了大量的工作,資料從選題到印刷不可不說是精品,具有較高的收藏鏜值。

2005年舉行的"第五屆全國農藥交流會暨農化產品展覽會"是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在舉辦了前四屆"全國農藥交流會"的基礎上,首次同期舉辦"農化產品展覽會"。第一次舉辦全國農藥專業展覽會就獲得不錯的成績,在7000平方米的展廳吸引了200多個農藥骨干企業的參加。本屆展會是第二次舉辦,展廳面積增加了一倍(14800平方愖),吸引了300多個企業的參加,特裝面積增加了三倍,吸引專業觀眾15000多人。